
通訊員 唐明登
“貧困群眾住進了好房子,搬遷戶的后續服務就是重中之重,幫助他們解決好就業、就醫、就學、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讓貧困群眾融入城鎮生活,過上幸福生活?!睎|安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蔣華說道。2019年11月30日,蔣華在白牙市鎮工業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對縣、鎮、社區扶貧干部諄諄囑咐,搬遷戶的后續服務成為他心頭最為牽掛之事。
“易地扶貧搬遷,三分在建設,七分在后續?!睎|安縣“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1229戶,4251人。當前工作重心已從解決好“如何搬、怎么搬”向“搬后生活好”轉變,從“以搬遷為主”向“后續扶持和社區管理”轉變,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該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上下足‘繡花’功夫”,通過公共服務、就業幫扶、產業扶持、文化服務、社區治理、教育培訓、基層黨建等措施,確保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搬得出、生活好、穩得住、能致富”。
“水電費不知道上那交,家里停電了,怎么辦?”“不知道上那乘公交車,小區是否開通公交線路?!薄吧辖仲I菜不方便,能否給我們找塊菜地,自己種菜解決生活之需?!薄拔也粫妹簹庠睢薄瓘摹敖浑娰M”到“乘公交”,從“過馬路”到“扔垃圾”,搬遷群眾剛進城遇到一系列的“不適應”。
為讓搬遷群眾盡快適應新生活,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團委、縣工會、縣婦聯、縣人社局、縣民政局、鎮政府等單位紛紛結對幫扶。組織扶貧干部、派駐干部、社區干部、樓長、物管、義工、志愿者等分工包戶幫助搬遷群眾熟悉新環境,并成立搬遷安置區后續服務團隊,把結對干部、房屋維修、家電安裝維修、急救、火警等聯系電話張貼在住房樓道顯眼處,隨叫隨應,一呼就靈。
“安置小區內有社區干部值班,實行一站式辦公,群眾‘最多跑一次’就能把事情辦好?!? 茶亭社區黨委書記陳群峰說,白牙市鎮工業園易地扶貧安置小區居住來自8個鄉鎮135戶483人,小區周邊建有工業園區、公辦學校、蔬菜基地、安置區內已建成服裝加工廠,就業潛力大。安置小區內設有社區服務中心、黨群活動中心、圖書室、衛生室、文化室、四點半學校、綜治警務中心、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等機構,還配套建設了分健身廣場、便利超市、停車場等。在小區管理上,社區干部通過面試從搬遷群眾中挑選出有文化、熱心公道的代表負責住房分配、就業意愿統計、政策宣講和矛盾調處等日常工作,實現搬遷群眾自主管理、自我服務。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下好先手棋,就業有出路。該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選址頗有深意,白牙市工業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位于縣經濟開發區的中心位置,樓下設立扶貧車間,井頭圩鎮農業園霞棲易地搬遷安置小區,安置小區融入霞棲農業產業園區,都能實行“家門口”就地就業。做到既能就地就近解決搬遷戶就業問題,又能解企業‘招工難’的燃眉之急,一舉兩得。一戶有一個人穩定就業,就能基本實現全家脫貧。
永州凱翔鞋業有限公司是東安縣勞務協作扶貧基地?!肮究偮毠と藬?500多人,其中貧困戶200多人,職工平均月工資3000多元,最高的達5000多元?!痹摴救耸陆浝睃S啟麗介紹。東安霞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入園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運行,園內就近安排農村富余勞動力650人,其中貧困人口就業65人,為貧困戶增收近2萬余元,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家從去年就搬進了小區居住,安置小區設立扶貧車間,就在樓下,就地就業,離家近,我不僅有了穩定工作和穩定收入,還能陪讀帶小讀,照顧老人,就業顧家二不誤,非常不錯!”白牙市鎮工業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周滿英滿臉堆笑地說道。作為扶貧車間的能工巧手,她一個月有2000元固定工資。
“跟農戶簽訂了10畝土地流轉合同,保證搬遷戶都有一塊菜地,解決后顧之憂?!薄澳⒐杰囬g安排了56名搬遷戶,每月工資有3000元至5000元?!薄鞍仓眯^申請了3個公益性崗位,能安排搬遷戶就業”“小區旁的大棚都種上了中藥材,能為貧困戶增收3000元?!苯?,井頭圩鎮農業園霞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扶貧干部唐奕祥忙不喋休,為搬遷戶后續服務他埋頭苦干、盡心盡力。
該縣整合資源,廣開門路,為搬遷貧困群眾排憂解難。一方面向內挖潛,開辟出社區保潔、保安等80個公益性崗位;另一方面向外拓源,在距安置點附近流轉土地開辦‘微田園’,分配給50歲以上或者家有病人需長期照顧無法進廠務工的搬遷群眾,幫他們解決蔬菜供應問題,盡可能降低其生活成本。
“我住在這里,小區位置好,樓距寬,環境優,周圍配套設施完善,是一個升值空間很大的地方,新房有水有電,生活很方便。能住上這么好的小區,做夢也沒想到,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給我一個溫暖的家?!碧品紵o比感恩地說道。來自端橋鋪鎮的貧因戶唐芳,年幼腰椎折斷,誤診為小兒麻痹癥,導致腰部以下癱瘓,落下殘疾,站立不起,行動不便。為照顧唐芳的生活,安置分房時特地為她選擇了一樓住房,方便她起居出行生活,還安排結對干部對她進行結對幫扶,解決了她的后顧之憂。
每天在居住的小區里巡邏,妻子負責小區衛生清掃,每頓都能吃上老伴做的拿手菜,每月還有2000多元的收入……來自花橋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唐壽書在白牙市鎮工業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的生活十分舒心。2017年冬天他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從山上搬到了城里的白牙市鎮工業園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居住。告別低矮破舊的木板房,搬進寬敞明亮的五層小洋樓。唐壽書一家居住條件發生了大變化。
“搬進安置小區的日子真是好。住房好、馬路好、用水好、就醫好、就學好、上街好、掙錢好,生活好?!闭勂鸢徇M新家的好日子文華舉起大拇指連連說好。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讓搬遷戶“搬得出、生活好、穩得住、能致富”,該縣以產業為核心培育“新農民”、以就業為核心培育“新工人”、以服務為核心培育“新市民”、以配套為核心培育“新環境”,行穩致遠,成效明顯。
責編:黃柳英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下載APP